全国服务热线

15102265593

022-65616678

网站公告:

 

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> 育儿学堂

育儿学堂

感统小科普:你错过孩子的阅读饥饿期了吗?

发布时间:2017-03-24

各位家长朋友们注意了,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阅读饥饿期哦~

首先,让我们一起来认识“阅读饥饿期”。孩子对阅读的“精神饥饿感”形成于14岁之前,“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,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。同时,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,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。 人生以后的历程,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。

一个孩子即使学习成绩平平,但只要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,一定比只是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。

  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·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的大脑变化发现,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都一起运行的,而过了这个时期,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,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,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。

  科学家认为,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,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。同时,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,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。人生以后的历程,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。

  事实上,孩子长大以后,是用在14岁以前所阅读的东西、所体验的东西、所经历的东西、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,用感恩、慈善、友爱等这些最伟大的观念和知识在建设。

  “所以,孩子早期的经验对成长非常重要。当他们成人以后,他们是用孩提时代所获得的东西为根基,继续去构建内心的成人世界。”朱永新说。

在巨大的应试压力面前,如何平衡阅读和学业,是摆在很多父母,尤其是城市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
  调查表明,59.2%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,甚至有6.2%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,只有12.3%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。

  “国外大量研究证明,家庭作业越多,孩子可能会越笨。”朱永新说,重复的练习是孩子最讨厌的事情,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,但是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并无作用。

  依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,朱永新把孩子分成了4种类型:

  第一种。 孩子既不爱读教科书,也不爱读课外学,“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”;

  第二种。 孩子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,“这样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”;

  第三种。 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,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,但是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;

  第四种。 孩子是不爱教科书只爱课外书, “这种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,但还是有希望的。”

  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事实也证明,大量的课外阅读并没有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。

 

 

即使是充分了解阅读重要性的父母,仍然有很多困惑。

  随着科技的发展,新一代的家长和孩子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股电子阅读的浪潮中。对此,朱永新认为,电视、电脑、手机等电子设备提供的内容太过绚丽动感,这对低年级的孩子还是有危害的“对孩子专注力和宁静的心态的形成都是不利的。”

  “过早‘触电触网’,会使孩子失去思考的能力,孩子会变得只会看不 会想。朱永新说。网络上更吸引眼球的是信息、广告和娱乐的内容,人类的理解,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,通过网络是很难获得的,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。人类思想的进化,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,就像一座金字塔,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。


 

 

QQ咨询
返回顶部